Tuesday, April 8, 2008

瓶裝水噩夢(上)

瓶裝水噩夢(上)

‧讀者文摘 2008/04/01

可還記得原本隨處可見,讓你解渴而且免費的飲水器?那似乎已成了絕響。取而代之的,是世界各地辦公室、飛機上、商店、住家和餐廳無所不在的瓶裝水。

【撰文/JANET MAJESKI JEMMOTT】


化學物質、髒東西、污染物──你究竟喝了什麼?


可還記得原本隨處可見,讓你解渴而且免費的飲水器?那似乎已成了絕響。取而代之的,是世界各地辦公室、飛機上、商店、住家和餐廳無所不在的瓶裝水。僅二 ○○六年,我們便喝掉超過八十億加侖的瓶裝水,較二○○五年增加了百分之十。這種水清爽、沒有熱量、便於攜帶,比起有些地方的自來水好喝,且遠比加糖汽水有益。不過,漸漸也有人質疑瓶裝水及其容器是否衞生,或者是否最起碼比自來水衞生;此外,是否值得為了方便而承受環境所遭受的衝擊。


(PHOTO/DAVE ROBERTSON/MASTERFILE)


瓶子裏裝了什麼?


瓶裝水的商標名稱讓人產生美好聯想,標籤上描繪田園景色,讓我們深信這種水是周遭最純淨的水。NRDC(一個致力保護健康和環境的非營利機構)專家艾瑞克.高德斯坦說︰「其實,不應該就這麼認定瓶裝水比自來水受到更嚴格的規範,或有更好的處理,或者更安全。」


的確,有些瓶裝水產自冒氣泡的泉水和其他天然原始的水源。但有超過百分之二十五的瓶裝水其實來自城市供水系統。這些水經過處理、淨化,然後賣給我們,價格往往漲了一千倍。


今年起,百事可樂旗下的Aquafina開始在標籤上注明它賣的水來自公共水源。雀巢公司的Pure Life瓶子上,也將標示分別來自公共、私人,或是深井水源。可口可樂旗下的Dasani在網站上公開承認產品取自本地水源,標籤上卻未注明。


品牌標籤頂多造成誤導,最糟的情況則是欺騙消費大眾。美國一件惡名昭彰的案例是︰某一口井位在有害廢棄物處理場附近,業主將井水賣給許多瓶裝水業者,而這些瓶裝水公司至少有一家將產品標示為「泉水」。另一個案例則是一種標榜「純淨冰河水」的產品,實際來自阿拉斯加某個公共自來水廠。


明尼亞波利斯市民麗莎.雷維吉(三十八歲)幾年前便不再喝瓶裝水,部分原因是她發現許多品牌的瓶裝水來自都市供水系統。她說:「一加侖瓶裝水的價格比一加侖汽油還貴,而你幾乎可以免費從水龍頭裏得到一樣的東西。我既然抱怨汽油太貴,為什麼還要花這個冤枉錢?可怪了,從來沒聽到任何人抱怨瓶裝水的價錢。」雷維吉說,她現在只喝過濾的自來水。


此中爭議不單是自來水與瓶裝水的比較;大部分人兩者都喝,都知道應該多喝水。但他們也許不知道,有些瓶裝水不像他們所想的那樣純淨。NRDC一九九九年對分屬一百零三種品牌的一千多種瓶裝水做了測試,是近來針對瓶裝水衞生規模最大的測試報告。該組織說,大部分瓶裝水沒問題,但他們發現有三分之一的品牌,都至少有一種產品樣本含有超過政府或業界標準的細菌或化學污染物,其中包括致癌物。報告發表以來,相關規定並未出現重大變革,而瓶裝水業者也未徹底改變他們的作業方式,因此危險仍可能存在。


NRDC發現,有兩種品牌的樣本遭到鄰苯二甲酸鹽的污染,其中一例超過美國環境保護局對自來水所設的標準。這種用來讓塑膠變軟的化學物質,在化妝品、香水、浴簾,甚至兒童玩具裏都找得到,而且越來越引人關注。鄰苯二甲酸鹽是一種內分泌干擾素,意即會妨礙或模仿荷爾蒙,從而影響身體正常運作。加上暴露在到處可見的種種化學物質影響之下,效果會加劇。


雄性胚胎在重要發展階段,若暴露於高劑量的鄰苯二甲酸鹽下,可能造成生殖器官畸形,包括出現隱睾症。有些專家認為,鄰苯二甲酸鹽與男性精蟲數量過低有關。


裝水的瓶子本身不含這種化學物質,因此NRDC測得的鄰苯二甲酸鹽可能是裝瓶過程中進入,或是原本水源就含有這種物質(某些地方的自來水也曾發現鄰苯二甲酸鹽)。


在美國,瓶裝水的確有安全規範,執行起來卻不容易。環境保護局負責規範自來水,瓶裝水則由聯邦食品及藥物管理局監督。然而據NRDC指稱,食品及藥物管理局管不到在同一州內包裝、銷售的瓶裝水,因此有大約六至七成瓶裝水(包括冷飲機所使用水罐的內容物)都不受該局規範。因此,檢測工作就得靠各州,但 NRDC發現各州往往沒有適當資源來監督瓶裝水,有一個州甚至連一名負責這項工作的全職人員都沒有。


食品及藥物管理局要求瓶裝水業者定期檢測水中的污染物,但該局認為瓶裝水屬於低危險產品,因此這類工廠不會每年都受到檢查。


塑膠的問題


大部分瓶裝水裝在「聚對苯二甲酸乙烯酯」瓶子裏,瓶底標示數字「1」、PET或PETE。美國化學學會環境化學部門前任主席肯恩.史密斯博士說,這種瓶子大體上還算安全。但也有專家認為,這種塑膠瓶在炎熱或溫暖的溫度下儲存,可能釋出化學物質進入水中。


新澤西州居民布蘭達.戴克過去常大量購買瓶裝水,並存放在房子地板下方的空間,因此暴露在高溫環境中。一位經營天然食品店的朋友最近警告她,說塑膠瓶可能釋放出化學物質。為此,戴克已停止購買瓶裝水,回過頭來飲用自來水。「自來水必須再處理,但我寧可這樣做,以確保孩子健康。這就是最大的原動力。」


存放空間溫度過高並非唯一潛伏的危險,還包括周圍存放的其他物品。專家建議不要將水存放在車庫裏,或是瓦斯爐、殺蟲劑等化學物品附近,因為這至少可能會影響水的味道。


如何攜帶瓶裝水也要注意。許多人把放在熱烘烘汽車車廂裏的瓶裝水拿起來便喝,這種做法也暗藏危機。


史密斯說:「把瓶裝水留在車子裏會改變化學平衡,導致塑膠物質進入的速率加快。」紐約州二十二歲大學生艾美.道雷得知上述風險後非常擔憂。她說:「我從不喝瓶裝水,因為我知道自來水既乾淨又衞生,但我過去常用原本裝汽水或果汁的塑膠瓶裝自來水帶在身上。」現在她使用不銹鋼水壺,或以杯子在水槽裝水。「無論如何,能減少使用塑膠總是好的。」


「這些化學物質是不是有害?」聖地牙哥化學安全顧問詹姆斯.卡平說:「絕對是。」但正如其他種種有關爭論,化學物質對健康造成的危害迄無定論。「長期暴露在化學物質下,對健康究竟造成什麼影響,一直沒有黑白分明的答案。我希望有朝一日科學界的意見能趨於統一。」


同時,專家也針對某幾類特殊化學物質發出警訊。製造PET所使用的銻便是潛在的毒性物質。去年,德國科學家發現裝在瓶子裏的水存放越久(無論在商店裏,或在你家裏),產生的銻就越多。高濃度的銻可導致噁心、嘔吐、腹瀉等。此一研究發現的銻含量,都比美國環境保護局規定的安全含量低,不過這個課題尚待更深入的研究。


去年夏天,美國國家衞生研究院有個委員會一致認定,聚碳酸酯(用來製造冷飲機水罐、運動水壺等硬塑膠製品,但不同於PET)中的一種化學成分「雙酚A」 (bisphenol A),可能導致胚胎、嬰兒,以及小孩神經與行為方面的問題。該院贊助的另一個研究小組則認為「雙酚A」危害比這還大;成年人暴露在「雙酚A」下,腦部、女性生殖系統,以及免疫系統都可能受影響。


此外,瓶裝水對環境也有影響。


【讀者文摘2008年4月號】


瓶裝水噩夢(下)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