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ptember 8, 2008
》 電子業思維 不適用醫療業?
資料來源: 經濟日報 | 關鍵字: 台大相關新聞 | September 8, 2008
記者 謝柏宏
鴻海集團董座郭台銘去年9月宣布捐150億元給台大,除應用在癌症質子治療中心,也將供台大進行生醫研究,這項捐贈實現郭台銘救人的善念,也被解讀為鴻海進軍醫療產業的試金石,尤其郭台銘除捐贈台大外,也傳出將在北京及越南興建醫院,這些醫院未來都可能成為鴻海醫療設備的潛在客戶。
郭台銘去年在生醫產業的宣示動作,還包括投入醫學影像設備生產,他還和鴻海光機電事業群總經理黃震智,聯袂前往日本爭取醫學影像設備代工訂單。當時不少生醫界專家認為,郭台銘對高階醫材產業的競爭力有誤解,靠代工及降低生產成本,並不能幫鴻海創造醫材市場優勢,尤其是醫學影像設備,毛利率有七、八成掌握在系統整合的智慧財產上,鴻海的發展重心應放在研發而非生產。
此外,類似MRI、PET等高階醫學影像設備,售價動輒上百萬元,以台灣為例,市場需求不超過1,000台,用電子業龐大的生產思維,要投入這個產業,恐怕會面臨英雄無用武之地。
這些問題不僅挑戰鴻海,對大多數有意進軍醫療產業的電子業更成難題。但郭台銘過去一年,仍持續向國內外各研究機構尋求對策,初步構想仍想透過大規模量產,降低產品成本,並藉由降價,刺激高階醫材市場需求更加普及。
製造端的醫材策略地圖完成後,若再配合鴻海在兩岸三地所串連醫院通路體系,鴻海醫療產業布局才算完整。問題是鴻海所捐款對象台灣大學及台大醫院,在國內學界及醫界都處龍頭地位,是否願配合實現鴻海霸業,對郭來說也是大挑戰。
【2008-09-08/經濟日報/A5版/話題新聞】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