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November 30, 2008

Rain check 雨票:憑券下次同價




在美國住久的民眾知道,如果某家商場大減價或有折扣,但當他們到場時,東西已經賣完,這時可以向商家提出要一張rain check。按字面翻譯,就是「雨票」。商家可能同意給他們一張「雨票」,也可能不同意給「雨票」,而要按後來的實際價格收費。實際上,最初雨票一詞確實與「雨」有關。

1880年代,當時美國人很愛看棒球,但遇到下雨棒球賽會取消。這時,舉辦方會給已經買到票但未看到比賽的人士一張「雨票」,憑「雨票」可以在下一場開打時免費看球。「雨票」一詞便開始風行。

到1900年代,「雨票」不僅給棒球觀眾,也推廣到其他娛樂表演。一場戲或其他演出沒有看成,觀眾可以要求一張「雨票」,下次再來看。「雨票」最後演變成商業方面的憑證。如果商家推出的減價商品一時無貨,或貨已售完,便向客人送一張「雨票」,下次憑券可以得到相同的低價格。

不僅體育比賽、文娛演出及減價商品可以提供「雨票」,如果朋友請客,一時無法赴會,也可以要求一張「雨票」,但這裡不再稱「雨票」,而要稱「保留資格」或「給我留著這次機會」。

記者鮑廣仁

2008-11-30

No comments: